快速筆譯

 

 

一、

      ※ 您發覺到了嗎?這幅圖畫中的對話有什麼地方不正確?

     【解】:        「嗎」是國語的疑問助詞,正確的台語疑問句並沒有「嗎」這個音,但由於過去本土語言被禁、被打壓、被醜化,而獨尊北京語(即國語)、強行推動北京語,導致本土語言嚴重流失、變質、北京語化翻譯尤其是電視上有些新聞主播、演員及一些政論名嘴的台語都以北京語(國語)模式思考,腦筋也不會轉彎,就硬垹垹直接轉換成台語﹝甚至連一些台語(閩南語)教科書的編輯們也是如此﹞,便成了不倫不類的北京語式的台語,再透過電視播出,再傳播至各地,深入每個家庭,因而許多人都被誤導了。                      ( 目前被錯讀誤導最嚴重的首推「院長」台語的發音,「院」台語的發音已受到北京語(國語)第四聲的影響而被錯唸成國語的第四聲,許多男女老少,也就每天在錯讀傳播的耳濡目染之下,久而久之也就漸漸受到影響而跟著錯讀,猶如一滴墨污染了整缸清水般,而今已根深柢固、積非成是矣!就連許多台語老師也被錯讀所誤導而不自覺,同樣的例子:〝代 〞表、〝貸 〞款、〝露 〞水....等,偕是台語第七聲,也是受到國語第四聲的影響,而被錯唸成國語的第四聲。現就看各人對台語的學識與智慧,還有教科書正確的編輯,最重要的是看哪位教育部長重視本土語言,又有能力、魄力透過教育體系來導正、挽回,否則糾正實難矣!                「部長」「縣長」「校長」「院長」「隊長」「議長」這六句名稱台語發音聲調皆相同:即「部、縣、校、院、隊、議」偕是台語第七聲,如果您的「院長」發音聲調與「部長」「縣長」「校長」「隊長」「議長」發音聲調不同,即表是您也被錯讀所誤導、感染了!)

         上圖這句話正確的台語為「恁咁(敢)欲去?」或「恁欲去無?」而不是「恁欲去嗎?」

         天成翻譯公司們再來複習一下:  「北京語」          「台語」對照                 

                                        翻譯公司有去嗎?                         翻譯公司有去無?

                                        他去了嗎?                         伊去矣未?

                                        是真的嗎?                         是真个喺(hìo)

                                        是這樣嗎?                         咁按呢?

                                        他這樣說對嗎?             伊講按呢咁著?                                                  

         希望大家都能用正確的台語疑問句,不要再「嗎來嗎去」、不要再「嗎嗎哮(吼)」了!

         另:「行行下」「踅踅下」「趖趖下」,則建議用「行行咧」「踅踅咧」「趖趖咧」。    (倪浚哲編撰)

 

※  天成翻譯公司們來聽聽正確的福建語(閩南語)對話。影片中從頭到尾除了北京語的疑問句用「嗎」以外,其它的福建話疑問句都沒有講「嗎」,反而咱台灣因為長期台語被禁,長期接受北京語教育,致使現在許多人正確的台語疑問句都不會講,每次講到台語疑問句就「嗎」來「嗎」去、「嗎嗎哮」的,專講一些不倫不類的北京語式的台語。影片中她說到「查某哦會使較斯文咧好無?」而不是講「查某哦會使較斯文咧嗎?」這種不倫不類的北京語式的台語翻譯(「嗎」是北京語个疑問助詞翻譯)

※  https://www.facebook.com/HuaHeeDai/videos/10153076296066167/

 

 

二、

 

       (取自真○企業有限公司所出版的《閩南語2下》C D習作)

       ※瞧,又是一個北京語(國語)式的台語!「一.......就.......」這是北京語的句型,正確的台語並沒有這種說法,《日頭一出來》這句話看似台語,其實台語正確的講法為《日頭若出來》或是《日頭一下出來》,而不是北京語式的《日頭一出來》,這都是過去台語長期被禁,強行推行北京語的結果翻譯想我們從小就被強迫學習、接受北京語教學,學的都是北京語的講法,如:「一……..」或「一……….……..( + 動詞),而台語正確的講法、正確的句型「一下 + 動詞卻反而不能講,反而聽不到,導致台語正確的講法逐漸流失,逐漸變質,逐漸北京語化。現在的人講台語,往往先以北京語的模式思考,然後就直接轉譯為台語,就成了這種不倫不類的北京語式的台語。不過由於大家接受北京語教育、講北京話語也已快七十年了,故講北京語式的台語,也就感覺不出有什麼不對了。

       ※國語(即「北京語」)是:〔“一”+動詞〕翻譯台語正確的講法則是:〔“一下(ē)”+動詞〕,台語“下(ē)”猶如潤滑劑,在“一”與〝動詞〞間做潤滑磨合,但因台語以前被禁,強力推行北京語的結果,大家只聽到、學到北京語式的〔“一”+動詞〕,而聽不到、學不到〔“一下(ē)”+動詞〕這種台語正確的講法。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表示兩個動作間的連續狀況,相當於華語「一
…………」。例:老母一死,囡仔就大聲吼翻譯Lāu-bú tsi̍t-ē sí, gín-á tō tuā-siann háu. (媽媽一死,小孩子就大聲的哭。) 注意:不是「老母一死,囡仔就大聲吼翻譯

 

※網友舉例:「一出去就感若扑無去, 返來是抾著。」難道不對嗎?

 

 倪浚哲老師表示:「一出去就敢若拍無去翻譯社 轉來是抾著。」才是台語正確的講法,如台語有一首歌叫「河邊春夢」,裡面的歌詞就寫到「舉頭一看,幸福人做伴」.................而不是「舉頭一看」這種「一+動詞」北京語式的句型。

 

 

希望編輯者的腦筋,不要被北京語模式所框住而僵化、不知變通!

※  參考辭句:

        (   國   語   )   會議一開始,大家就搶著發言。

        (正確台語)    會議(or 今仔)開始爾,逐家就相爭欲發言。         (ㄉㄨ):剛剛

        (正確台語)    會議一下開始爾,逐家就相爭欲發言。     

    

     (   國   語   )    他一大早起床,就在吃冰棒。

     (正確台語)     伊透早隨起床爾,就咧食枝仔冰。

        (正確台語)     伊透早一下起床爾,就咧食枝仔冰翻譯       

 

          (   國   語  )    今天一大早,就下了一陣大雨。

          (正確台語)    今仔日透早,天就落了一陣大雨翻譯             (ㄍㄧㄣ)仔日:今天        

 

          (   國   語  )   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本書翻譯

          (正確台語)    拍開看,原來是一本冊。                           (ㄍㄚ)

 

 

          (   國    語  )    一開始,本來都還很順利...... 

      ( 正確台語)   今仔(or 拄 )開始个時,本來猶擱真順利 ........                  (ㄉㄚ0 ):剛剛  

 

 

               (          )      他一醒來,就叫他馬上離開。

          ( 正確台語 )      精神,隨叫伊離開。   

        ( 正確台語 )      伊若睏醒,就叫伊隨離開。 

 

※ 國語「一看便知」台語正確的講法為:「隨看隨知」或「看就知矣」,不是「一看就知」。

※ 這是早期的兒歌,當於尚未被北京語(即國語)所影響前的創作,所以第二句尾歌詞用很道地的台語〝金龜一下飛〞,而不是北京語式的〝金龜一飛〞!(取自真平企業版教科書)

 

 三、

           ※同樣的,又是一個看似台語卻是北京語式的台語!《禮拜一到》正確的台語講法是《禮拜一下到爾》《禮拜若到》、《若到禮拜》或《便若到禮拜》;另《公園內面》如果用《公園內底》則更符合台語習慣用語!這都是編輯者搞不清楚台語正確的講法,且又受到北京語(國語)的思維箍住而不知變通,就直接轉譯,遂成了這種不倫不類、變質的北京語式台語!          

 

 

四、

     (取自康文教事業出版的《閩南語8》課本)

      ※「樹葉一片又一片......」,台語樹葉的計算單位是〝一葉一葉 〞不是〝一片一片 〞!這句話台語正確的說法為「樹葉仔一葉一葉對樹仔頂落落來。」

 

 

  五、


        這是國小台語課本內的教材,由畫面上的文字您有沒有發現哪裡有問題? 「一面看圖一面聽故事」這是北京語式的講法,台語正確的講法為「那(ná)看圖那(ná)聽故事」。例如:「不要一面吃飯一面看書」台語正確的講法為「毋通那食飯那看冊」而不是「毋通一面食飯一面看冊」,這都是台語過去被醜化、被禁,並強行推行北京語(即國語/普通話)的結果,以致大家不敢講台語(講台語要罰錢,甚至掛牌罰站示眾),當然也就聽不到、學不到台語正確的講法,導致台語逐漸流失、逐漸斷層、逐漸北京語化!

        不知這家出版社的編輯教材者是不懂台語正確的講法?或是他認為台語正確的講法粗俗不雅、沒有水準,一定要用這種北京語式的講法套在台語上才顯得他的知識水準高雅? 錯誤的教材傳播,可能比禁止危害更甚,在這家出版社出版的國小台語課本,從第1冊到第12冊裡面所有的「看圖聽故事」都是用這種「一面看圖一面聽故事」錯誤的北京語式的講法教導學生,希該出版社能及早更正,不要再誤導學生、群眾台語正確的講法!

      ※蔬菜台語正確的講法:

                    香菜:芫荽       菠菜:菠蔆仔菜      絲瓜:菜瓜      空心菜:蕹菜

                    大黃瓜:刺瓜仔        小黃瓜:瓜仔哖(教育部推薦用字) 

                    胡瓜:匏仔(有些狀似葫蘆,曬乾後可裝飲料,或切半可當舀水的杓子)       

 

 

     希望出版商能慎選真正懂得台語的人來編輯教材,不要再出現錯誤及北京語式的台語,以免誤導學童及群眾,貽害萬年;也希望台灣母語聯盟、臺灣母語教師協會、臺北市臺灣語協會、台灣母語教育學會.......等能為正確的台語把關,一旦發現台語教材或課本有錯誤、不正確時,應立刻函文出版商請其馬上更正,並請出版商速通知採用的學校授課老師─不要再讓錯誤延傳下去了!

 

 

    ※另:國語「冰糖」,台語正確的講法為「糖霜」,然一些腦筋比較僵化、不知變通者及一些自作聰明的人就直接把國語轉換成台語,這都是過去台語被禁、被醜化,而獨尊北京語(國語)、強行推行北京語,至使台語流失、變質、北京語化的結果。(尤其是〝瀑布 〞,台語正確的講法為〝水沖(ㄑㄧㄤˇ) 〞,更是被不懂又自作聰明的人直接翻成令人聽得莫名其妙、不倫不類的北京語式的台語。)現在還知道國語所稱之為「冰糖」的東西,台語正確的講法為「糖霜」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就連一些台語老師也不懂(真是愧對祖先、誤人子弟),下面這首〝歲時謠 〞,在十月份就提到「糖霜」(即國語所說的「冰糖」),各位有空也可以查查台語、閩南語字典,希望大家把正確的台語好好傳承,不要再以訛傳訛,不要再自作聰明將國語直接翻成台語了!     ─ 倪浚哲老師編撰

         正月正 請囝婿 入大廳

         二月二 豬公 謝土地

         三月三 褪棉裘 穿短衫

         四月四 桃仔來 李仔去

         五月五 龍船鼓 水裡渡

         六月六 踏水車 扑碌碡

         七月七 龍眼烏 石榴皮必 (裂開)

         八月八 摳豆藤 挽豆莢

         九月九 風吹滿天哮

         十月十 冬瓜糖霜落餞盒 (「糖霜」:即國語所謂的「冰糖」翻譯表示此時準備嫁娶的人增多了翻譯)

         十一月 家家人挲圓

         十二月 炊粿過新年

 

      不要在孩子/學生唸到此〝歲時謠 〞時,問你什麼叫做「糖霜」?你卻只能搖頭回答〝毋宰羊 〞(不知道)!

     (註:傳統的嫁娶大禮有「冬瓜」、「糖霜」。  ── 台南市安慶國小劉惠蓉老師提供)

 

※網友B. Hokto ■《閩南方言與華語教學——陳榮嵐,菲律賓華文教育所研究中心》■第10頁: 冰糖在閩南話稱「糖霜」。冰糖的製作早已發明,据有關史料至遲在唐代大歷年閒就已經有了冰糖了,不過那時候冰糖應該是稱作「糖霜」的,我們從宋詩中可以看到「糖霜」入詩的例子:如蘇東坡「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又黃庭堅「寄遠糖霜知有味,勝於崔子水晶鹽。」

 

【※客語有句警世名諺:「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確實值得作為台語的借鏡─台語千萬別受到其他語言影響而變質、變調,違背了祖宗的真言!】

 

※除了〝歲時謠 〞,這還有一首歌謠名為〝糖霜丸〞,亦證實了〝冰糖〞台語正確的講法是〝糖霜〞。

     ※輕鬆一下,咱現在來聽聽詹雅雯小姐2016年專輯的「紅豆湯」,這歌詞裡面就有用到「糖霜」這個詞:

          https://youtu.be/yXI7l36neEg


 

 

五、

在電視上看到這錯用漢字的字幕 ───〝有空沒損〞。正確的文字是〝有空無榫〞,「空」「榫」乃指接合木器的凹凸部份,「空」指凹入部份,「榫」指凸出部份,「有空無榫」就無法結合,就做不成木器,台語之意指不合理、空談、沒意義、不可能有結果的事情!

 

     日昨收看晨間的台語新聞,又發現記者北京語式的台語:火山爆發,所造成的「灰塵」到處飛揚……..時,這位女記者竟然把國語(北京語) 「灰塵」直接翻成台語唸〝hui dǐn〞,顯然這位女記者的腦筋,也被北京語所框住且僵化不知變通,也不查查台語字典或請教真正懂台語的人,就自作聰明直接轉換成台語,便又成了這種不倫不類的北京語式的台語翻譯再透過電視播出,再傳播至各地,深入每個家庭,因而又要誤導許多人了。

          在此倪老師教你「灰塵」台語的幾種講法:土粉仔土砂粉颺埃(īng  ia)

          這句話台語可以這樣翻:火山爆發了後,火山烌(hu) 颺埃gāh規四界……..

               (火山烌:火山爆發所產生的灰燼) 

                                                    

 


六、

  到手芳(ㄉㄜˋ ㄑ一ㄨ  ㄆㄤ)    (注意:不是「左手香」)   

         ※日前見某電視新聞台播報記者竟把台語名為「到手芳(ㄉㄜˋ  ㄑ一ㄨ   ㄆㄤ)」藥草錯翻為國語「左手香」,實在離譜翻譯雖然兩者的台語發音一樣,但意思卻完全不同翻譯
            台語「到手芳(ㄉㄜˋ  ㄑ一ㄨ   ㄆㄤ)」(國語意思即「到手香」顧名思義即「這種藥草一到手裡會香」)確實是好名字,但記者搞不懂台語有〝文讀音 〞及〝白話音 〞之別,竟然錯翻國語成「左手香」,實在令人看了莫名其妙!為什麼不叫「右手(正手)香」?難到這種藥草要放在左手才會香,放在右手就不香了嗎?當然不是,雖然「到手香」與「倒手(左手)香」台語的發音都一樣(事實上漢字「香」台語的發音不是「ㄆㄤ」),但這兩個意思卻截然不同,用字不得不慎,否則又不知要誤導多少人!(「到」手芳、報「到」、遲「到」、「到」處 ,這四個「到」字,台語本調發音皆為「dor翻譯)       

  壹、「香」台語有以下幾種發音:                    貳、「芳」台語有以下幾種發音:          

           1. hiang : 如〝五香 〞                1. phang: 如〝芳花 〞(香花)

       2. hiong : 如〝香港 〞                2.  hong: 如〝芬芳 〞

       3. hiunn:如〝香火 〞

 

   ※  國語(北京語)「香港買的香很香」,台語正確的說法及用字為「香(hiong)港買个香(hiunn)真芳(phang)  

                                                                                                                                     ─    倪浚哲老師編撰

 

    另:國語(北京語)「倒茶」、「倒酒」,台語正確的講法為「漛/斟(tīn)茶」「漛/斟(tīn)酒」。台語「漛/斟」即〝將液體傾注杯、碗中〞之意,所以必得小心翼翼,故含有慎重、尊敬之意,甚是明確、雅致,而「倒」則有倒懸、拋棄之意,如倒掉。若將北京語「倒茶」、「倒酒」直翻成台語,則失真、失雅,尤其對長輩、對客人,若用「倒茶」、「倒酒」字眼,就顯得隨便、不莊重。希望大家都能用既正確又雅致的台語來表達,腦筋、思維千萬不要受到國語(北京語)的束縛,就自作聰明將國語直接翻成台語,尤其是台語新聞及台語電視劇用詞更要小心,不要做出錯誤的傳播!(通用拼音)

       (北京語雖亦有「斟茶」「斟酒」的說法,但極大部份都說「倒茶」「倒酒」較多。)

  

電視傳播可說是無遠弗屆,深入每個家庭,影響巨深,如果發音錯誤(如目前被錯讀感染最嚴重的〝院長〞發音)及用字不慎,不但令人莫名其妙,也會誤導群眾,慎之!戒之!

 ※感謝您的收看,對台語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指教,我的 e-mail:junzerni@yahoo.com.tw

        【 格友留言】 頭次進入 倪老師兮部落格,心有同感,現此時台語被華語混雜兮程度,真是使人晃頭。我講tsit兮現象是"華式台語文"台語火星文,也可以講是母語轉換期。真是台灣台語人苦痛期翻譯舉一兮經常佇電視媒體記者經常播出,"眉角"是錯誤翻譯me5-kak 〝鋩角 〞是正文,偏偏文化媒體,將錯就錯,不愛去查字典翻譯煞變通俗字。    ── 火旺

 

 

 

 



引用自: http://blog.xuite.net/junzerni/twblog/147143508-%E9%8C%AF%E8%AA%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7726093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全站熱搜

    lopezd85a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